题目内容
【题目】读中国局部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阴山和________(填字母);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填字母)。
(2)分别说出图中B山脉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
(3)说出G山脉西侧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并简述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
(4)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试分析该地区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
【答案】(1)F;A
(2)B山脉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
(3)G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地形起伏大,多沟壑,坡度大,泥土易随水流水;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发生湿陷;植被不良,保持水土能力差。对下游地区的影响:黄河含沙量大,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抬高河流下游地区河床,形成地上河,加剧了防洪的隐患;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
(4)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是华北平原。该地区严重缺水原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且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图中的F山脉是贺兰山。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图示A表示祁连山。
(2)图示B为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
(3)图示G为太行山,其西侧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和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方面分析,对本区的危害主要从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而对河流中下游的影响主要从导致河流下游的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淤塞湖泊等加重了洪涝灾害等方面分析。
(4)G东侧是华北平原地区。华北地区的缺水,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总量少和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导致的。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于800mm,降水少,故数量少且河流径流量小;季风气候,变率大;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造成干旱。
供 | 水资源分布不均 | 供求矛盾导致缺水 | |||
求 |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 | ||||
生产生活废水排放量大,污染严重 | |||||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 |||||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 |||||
自然条件 | 气候 |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 |||
地形 |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 ||||
植被 |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 ||||
土壤 |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 | ||||
人为因素 |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