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2016年12月16日以来,受不利天气形势影响,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度空气污染,多地PM2.5指数频频“爆表”,石家庄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21日,雾霾在全国多地上演“最后的疯狂”,其中,北京等绝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均沦陷至六级重度污染水平。
简述北方地区发生重度霾的自然原因,并从该区域政府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自然原因:风力较小,霾扩散能力差;无明显降水过程,可吸入颗粒物不能大量沉降;西侧有太行山阻挡,北侧有燕山阻挡,污染物不容易扩散。措施:加强监测预警;暂时关停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制定严格的污染大气排放标准,实施达标排放;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方雾霾严重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雾霾产生主要与当地的气象状况有关,主要自然因素有风力、降水、地形、风沙等。北方地区重度雾霾出现时,风力较小,导致霾扩散能力差;而且受高压控制,无明显降水过程,可吸入颗粒物不能大量沉降;华北地区,西侧有太行山阻挡,北侧有燕山阻挡,导致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应对措施主要从减少大气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因此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可以暂时关停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制定严格的污染大气排放标准,实施达标排放;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