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湖水非常清澈,居世界第二位。贝加尔湖沿岸植被茂密,水生生物资源平富,钩虾等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动物种类丰富。贝加尔湖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体却是一片宁静。湖水随季节交替,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属双循环湖(一般情况下,湖水水温在接近4℃时密度最大,当密度随深度增加时湖水稳定,反之则会产生对流循环)。每年1月至5月,湖面结冰。其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其中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补给河流,其河口处有面积达500平方千来的湿地,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叶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

⑴从成因上来看,贝加尔湖属于 湖,从湖水含盐量或矿化度的多少上来看,贝加尔湖属于 湖,湖底沉积层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了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⑵贝加尔湖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冬季湖面结冰 (填吸热或放热),使湖区周围气温较本区其他地方气温 ;春季融冰 (填吸热或放热),使湖区周围气温较本区其他地方气温

⑶结合材料分析,分析贝加尔湖湖水清激的原因。

⑷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主要原因。

⑸说明贝加尔湖湖水双循环发生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答案】⑴断层/构造/断陷,淡水,C

⑵放热,高,吸热,低

⑶由于贝加尔湖湖盆较深,10米深处湖水宁静,利于颗粒物质沉降;属于贫营养湖,水中的氢、磷等营养物质少,藻类植物的密度小;钩虾等动物能分解水和动物尸体,维持湖水的清澈;沿岸植被茂密、河口处湿地广布,河流携带进入湖泊的泥沙少。

⑷湖泊深度深,储水量大;众多河流汇入,但只有一条河流流出。

⑸第一次:秋季,秋季气温下降快,表层湖水迅速降温,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第二次:春季,融冰时期,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

【解析】

(1)贝加尔湖是地球运动中岩层断裂下陷而成从成因上来看,贝加尔湖属于断陷湖。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在湖泊正常有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表明贝加尔湖湖盆还在继续增深,有容纳沉积物和水的空间,再从另一方面判断,贝加尔湖是断陷发育而成,所以湖盆有可能继续加深,当湖泊断陷速度大于泥沙沉积速度时这种现象就会出现,因此C正确;湖区降水量加大、入湖径流増多只能说明湖水水位暂时有所上涨,虽然可能会因为携带泥沙多泥沙层加厚,但不能说明湖水深度增加,因为在湖的西南部还有一通道口流出,可以说明该湖是外流湖,所以如果在湖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上涨的水肯定会向外排出,这样并不能保持湖水水深度一直加大,AB不对;入湖泥沙増多只能表明沉积物厚,但这样同时会抬升水位,湖水会向处流出,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加大,D也不正确。故本题正确为C

(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确实很冷,不过每年1~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已减轻了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因而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3)湖水清澈透明,说明泥沙量小、污染小;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特产的钩虾等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动物种类丰富可知湖中虾类起净化作用;由材料可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注入湖泊的河流含沙量较小;湖泊深度大,泥沙沉积在湖底,不易上泛;附近人口密度小,工业污染较少等,有材料可知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水中的氢、磷等营养物质少,藻类植物的密度小;由材料“其河口处有面积达500平方千来的湿地,”可知湿地面积广,而湿地能降解污染物,因此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透明。

4)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从图中可看出有几百条河流汇入,但只有一条河流流出。

5)根据材料提示,湖水随季节交替,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一般情况下,湖水水温在接近4℃时密度最大,当密度随深度增加时湖水稳定,反之则会产生对流循环,所以一年有两次,第一次,秋季气温下降快,表层湖水迅速降温,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第二次,春季融冰时期,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