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2)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丙河的主要补给来源?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是什么?
(4)甲、乙两国都属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分析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1)位于南亚内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干燥少雨;另外,历史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也加重干燥程度,沙漠广布。
(2)位于西南季风的上风的地带,降水较多;地势低平;多条大河交汇下游的地带,河流汛期集中夏季,径流量大等。
(3)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 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洼,不易排水
(4)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人口文化素质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沙漠广布原因、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沼泽广布的原因和人口问题及对策等相关知识。
(1)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可以从大气环流、下垫面等方面分析。从大气环流来看: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南亚内陆地区,30°N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干燥少雨。从下垫面来看,历史上该区域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加重了干燥程度,因此,该区域沙漠广布。
(2)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的原因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乙国B平原为孟加拉的恒河三角洲平原,从气候来看,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而且处于夏季西南季风的上风的地带,所以,降水较多。从地形来看,地处恒河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水文来看,多条大河交汇的下游地带,河流汛期集中在夏季,径流量大等,所以,水灾频繁。
(3)读图可知,丙河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气候寒冷,所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土壤和地形等方面分析。气候:该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土壤:该区域纬度高,气温低,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形:从等高线数值看,大部分地区在200米以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所以,该区域沼泽广布。
(4)读图可知,甲为巴基斯坦,乙为孟加拉,两国都属于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人口文化素质低等。应采取的对策是:针对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应该控制人口数量;针对人口素质低应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资料,完成下面问题。
温县铁棍山药原产地为河南焦作温县,是河南焦作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因表皮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根茎单体长度33~100cm,故名。河南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具有独特的气候、水质、土壤等自然条件。温县铁棍山药主要种植在临近黄河的冲积高地上,生长周期一般为4月中旬~10月下旬。温县铁棍山药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药效高,有史以来就是山药中的上品。下图为河南省地形及温县的位置图。
(1)结合河南省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明图中水利工程的作用。
为了研究温县农业发展状况,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温县进行了调查,获得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 人口 (万人) | 耕地面积 (万亩) | 小麦种植面积 (万亩) | 亩产小麦 (千克/亩) | 年出售面粉占比(%) | 铁棍山药 (万亩) | 地下水漏斗区占比(%) | 地下水平均深度(米) |
数据 | 46.8 | 42.4 | 36 | 412 | 3.56 | 4.1 | 69.3 | 14 |
(2)根据表中数据说出该村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一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3)依据材料,推断温县铁棍山药的生长习性。
(4)推测温县的决策部门是否会引进专业山药种植公司以扩大山药种植规模,请说明理由。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1)请依据表中项目,描述甲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① 海陆位置 | |
② 地形特征 | |
③ 典型植被类型 | |
④ 交通线分布特点 |
材料二:丝绸之路沿线的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不仅有天山、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著名天然旅游资源,更有西安兵马俑、敦煌等世界级人文旅游资源。专家认为,旅游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导产业。
(2)说出旅游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先导产业的五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