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左图为埃特纳火山喷发,中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
(4)2017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填数字)。
【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
(2)D降水多,形成原因: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E降水少,形成原因: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
(3)C;大陆性;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水分。
(4)e;④。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洋流、地壳物质循环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的掌握,内容基础,属较容易题目。
(1)甲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区,受南亚季风影响,洋流冬季呈逆时针、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中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因此北半球为夏季。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2)据图中D、E两地的位置和海陆轮廓可知:D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分旱、雨两季;雨季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E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
(3)A→B→C离海洋越来越远,因此受海洋的影响也越来越小,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降水也越来越少,这是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水分是其形成基础。
(4)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为岩浆冷凝与岩浆岩。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时,要明确只有“箭头中三进一出为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因此e表示冷凝作用,④为岩浆岩。
【题目】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表为緬甸气候资料(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日均向最高气温 | 31 | 33 | 36 | 38 | 35 | 32 | 32 | 31 | 32 | 32 | 31 | 30 |
日均向最低气温 | 16 | 17 | 21 | 24 | 26 | 25 | 25 | 25 | 25 | 24 | 21 | 17 |
平均降水总量 | 5 | 3 | 4 | 28 | 221 | 332 | 321 | 369 | 259 | 166 | 49 | 7 |
材料二 伊洛瓦底江流域面积占緬甸国土面积的60%,巨大的河谷被称作中央纵谷,占有緬甸国土的1/3,富庶的沿岸平原和广阔的三角洲是緬甸最发达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下图为伊洛瓦底江流域图
(1)读材料一,判断缅甸的气候类型,说出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并说出雨季的风向及形成原因。
(2)读材料一,说出该地日均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并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伊洛瓦底江河口三角洲入海支流众多的主要原因。
(4)伊洛瓦底江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是世界的稻谷产区之一,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越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