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地壳部分. . (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解析】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
所以答案是:错误.
【题目】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B.
C. D.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B. 甲地为市区,乙地为郊区
C. 甲地气温比乙地高 D. 甲地气压比乙地高
【3】【3】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 甲乙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B. 甲乙之间存在热量差异
C. 同一水平而上存在气压差异 D. 甲乙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题目】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此时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3)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4)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D点时,南京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 。
【题目】清华大学建筑砑究院设计的第四代城市住房,又称之为城市森林花园,其主要特征是:每一层楼房都有一个公共院落、私人小院和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供住户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也可将车停放在自家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左图为第四代住房的中低层——第8楼层的平面设计图(一层六户型),右图为其植物外墙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森林花园的设计,将
A. 有利于缓解中心商务区停车难的问题
B. 有利于加强城市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 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D. 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
【2】若该设计率先在广州建成并投入使用,则关于8楼的相关户型选房观点合理的是
A. 隆冬季节,801户型受冷空气影响较804户型小
B. 春分日早晨,802户型受803户型遮挡,不便观看日出
C. 炎炎夏日,806户型比803户型炎热,804户型比802户型炎热
D. 国庆节前后,806户型的庭院获得的光照时间较801户型少
【3】关于植物外墙的说法,可信的是
A. 边缘砾石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昼夜温差,促进植被生长
B. 屋顶保护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水分下渗和根系向下发育
C. 砾石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防风防冲刷
D. 植被层的作用,在于截留水分,涵养水源
【题目】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所有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 (判断对错)
【题目】“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④<② D. ④>③
【2】【2】此季节( )
A. 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B. 我国西南地区多梅雨天气
C. 东亚地区多盛行东南季风 D.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带来降温天气
【题目】下面左图为亚洲及大洋洲部分区域气压中心及盛行风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这是______月的盛行风分布图。
(2)写出图中G所代表的气压中心的名称______,此时L处的风向为______,其气流性质比较______,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带来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3)N处的风向为______,形成该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题目】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B.降雨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3)下列有关河流汛期与补给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集中在夏季B.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往往形成秋汛C.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往往形成夏汛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季
【题目】读乌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①大面积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大力开发煤炭、铝土矿、磷矿、森林等自然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总体规划中,乌江流域的水电主要输往( )A.华东地区B.华北地区C.珠三角地区D.西南地区(3)下列关于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植树造林,育林、育灌、育草B.石漠化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居民全部移出C.局部地区适当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D.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力度,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