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A、B处的粗实线上画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并简述A洋流的成因及其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
(2)图中曲线为一条20℃等温线,描述该等温线在C、D两处弯曲的特点,并分别说出其影响因素。
(3)图中甲地除了零星生长在沙丘脚下和岩石中的一些仙人掌和沙棘外,难以再看到绿色。说出甲地自然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简述这种地貌景观形成的原因。
【答案】(1)A处洋流向北;B处洋流向南。成因: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南太平洋东部低纬(南美洲西海岸低纬)海区的海水减少,南部相邻海区的海水赶来补充,在水平方向上海水自南向北流,形成水平补偿流。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流。影响:降温减湿。
(2)C向北(或低纬)弯曲,受地形影响;D向南(或高纬)弯曲,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3)风力侵蚀、风力沉积。甲地地处内陆,同时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加之甲地表植被覆盖稀少,沙漠广布,风力作用强,在风力长期作用下形成了风力地貌广布的景观。
【解析】
本大题以南美洲中南部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洋流流向、成因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等温线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外力作用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处洋流为秘鲁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当地为南半球,因此洋流流向北;B处洋流为巴西暖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当地为南半球,因此洋流流向南。A处洋流的成因应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水平方向上,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使得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区的海水水位下降,南部相邻海区的海水进行补偿,使南美洲西海岸海区的海水自南向北流,形成秘鲁寒流;从垂直方向上,秘鲁寒流向北流动过程中,受到东南信风等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向外运动,导致底层海水上升,形成涌升流。A洋流的影响:A洋流是秘鲁寒流,寒流水温低,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导致沿岸气温降低;寒流水温低,蒸发弱,且容易产生逆温,大气层结稳定,水汽不易向上输送,导致沿岸大气湿度降低,降水减少。
第(2)题,图中显示,C处等温线向北弯曲,且弯曲程度大,C处等温线向北弯曲,表示向低纬地区弯曲,即向高温地区弯曲,表示该处气温比两侧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高大的安第斯山,地势高,气温低,因此C处等温线弯曲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图中显示,D处等温线向南弯曲,弯曲程度较小,D处等温线向南弯曲,表示向高纬地区弯曲,即向低温地区弯曲,表示该处气温比两侧高,D处位于陆地中部,比东部沿海气温高,说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所致。
第(3)题,题意表明,甲地除了零星生长在沙丘脚下和岩石中的一些仙人掌和沙棘外,图片显示,当地多风蚀柱,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风力侵蚀、风力沉积等外力作用强烈。图中显示,甲地地处内陆,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且气流下沉增温,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导致地表植被覆盖稀少,沙漠广布,风力强劲,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作用强烈,形成了风蚀柱、沙丘等风力地貌广布的荒漠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