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区域的河流所起的作用不同.黄河干流比长江干流起到的作用更突出的是( )A. | 运输 | B. | 灌溉 | C. | 发电 | D. | 养殖 |
分析 黄河干流比长江干流起到的作用更突出的是灌溉.
解答 解:黄河流域降水较少,由于黄河水的灌溉,沿岸地区有众多的农业区,最为典型的是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华北平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长江由于巨大的水能和极高的航运价值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黄河与长江干流共同的作用是运输、发电、养殖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长江与黄河干流的作用,理解解答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如图)测定该岛经纬度,在查得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后,除竿长外,还一定要观测( )
A. | 北京时间、竿影长度 | B. | 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 ||
C. | 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 D. | 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
2.读国中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1)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黑、吉、辽、内蒙古,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河套平原.
(2)图中长江产区的鄱阳湖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历来是南方粮食高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B.(单项选择)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耕地面积广大 ③水热资源丰富 ④复种指数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5)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持续下降;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不断增长.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北粮南运.
(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D.(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B.粮食大量出口C.粮食单产下降D.调整种植业结构
(7)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8)上述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新变化的案例,对你学习地理的启示是要联系变化的社会现实学习地理;要运用辨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理结论;要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上探究地理原因,解决地理问题;要善于对多种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要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探索地理新问题等.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 53.9 11.5 | 67.3 19.7 | 85.1 31.9 | 328.4 366.5 | 400.7 495.2 | 421.5 569.5 |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 46.1 29.7 | 32.7 24.3 | 14.9 11.3 | 334.9 352.6 | 355.1 396.3 | 328.0 379.9 |
(1)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黑、吉、辽、内蒙古,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河套平原.
(2)图中长江产区的鄱阳湖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历来是南方粮食高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B.(单项选择)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耕地面积广大 ③水热资源丰富 ④复种指数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5)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持续下降;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不断增长.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北粮南运.
(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D.(多项选择)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B.粮食大量出口C.粮食单产下降D.调整种植业结构
(7)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毁草种粮 B.导致水土污染 C.扩大灌溉面积 D.提高机械化程度
(8)上述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新变化的案例,对你学习地理的启示是要联系变化的社会现实学习地理;要运用辨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理结论;要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上探究地理原因,解决地理问题;要善于对多种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要结合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探索地理新问题等.
19.图中公路需重点预防的地质灾害的路段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6.该三角洲地区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 飓风 | B. | 地震 | C. | 滑坡 | D. | 泥石流 |
3.该农场很可能位于( )
A. | 加拿大中部平原 | B. |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 ||
C. | 泰国湄公河平原 | D. | 荷兰西欧平原 |
4.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① | C. | ③①②④ | D. | ④②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