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华北平原 B. 江淮地区
C. 塔里木盆地 D. 西双版纳
【2】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变长
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
【1】D
【2】B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目,冬至日北京时间13:20,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可知,当地正午12时,北京时间13:20,可以计算出当地所在经线的度数为87.5°E。此时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物体与物影长度相同,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因为此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是11.5°N。则该地地理坐标为(87.5°E,11.5°N)。华北平原位于115°E以东,A错。江淮地区位于110°E以东,B错。塔里木盆地35°N以北,C错。该地可能位于西双版纳,D对。
【2】当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减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①对。只能表示直射点运动方向,不能确定该地昼短夜长,②错。直射点,该地昼不断变长,③对。太阳直射点向北移,④对。B对。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