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县级城市(图中甲处)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下表为他们统计的“1991年和2008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地

1991

48.8

14.74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简要分析与乙城镇相比,甲城镇规模较大的主要因素。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哪类用地?这一变化会对城区气温和径流带来哪些影响?

(3)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说出露天开采与加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甲处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入海口;`且有铁路经过,交通更便利;为该地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2)城镇用地比例大幅上升;农业用地(水田、旱地、林草地等)比例下降。城市热岛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4)同意;为长三角提供充足劳动力;为该地区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同意;加剧上海等城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使该区人口流失,不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城镇规模较大,乙城镇规模较小。原因可以从图中得出。甲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平地面积广阔,发展空间大,且水陆交通便利,会有大量人流、物流的集聚和中转,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乙仅仅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且甲比乙的城市等级高,规模大。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城镇用地明显扩大。使得城乡之间温差加大,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地面硬化,会使得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

3)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露天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 地表植被会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生态平衡,减少生物的生存空间等影响。

4)开放性问题两个观点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应从劳务输出带来的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促进输入地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长三角作为输入地,劳动力更充足;对输出地而言,为该地区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不赞同应从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对输入地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于输出地而言的人才外流,劳动力缺失等角度分析。上海人口增加,加剧上海等城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对输出地而言,人口流出,劳动力减少,经济活力减弱,不利于经济发展。注意无论哪种观点,都应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面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