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悟已往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B.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易安

C.善万物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D.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D项,之:动词,往。 ABC三项均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们最亲切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着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 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 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 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觉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吗?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社会、人生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摆脱的出世的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绝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轼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苏轼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述文章第二段的论述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古今诗人中 ,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漫谈漫画

鲁迅

孩子们吵架,有一个用木炭——上海是大抵用铅笔了——在墙壁上写道: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同同三千三百刀!这和政治之类是毫不相干的,然而不能算小品文。画也一样,住家的恨路人到对门来小解,就在墙上画一个乌龟,题几句话,也不能叫它作漫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和被画者的形体或精神,是绝无关系的。

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

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并不是中国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当然也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但因为发芽于诚实的心,所以那结果也不会仅是嬉皮笑脸。这一种画,在中国的过去的绘画里很少见,《百丑图》或《三十六声粉铎图》庶几近之,可惜的是不过戏文里的丑脚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或者也就算进去罢,但它又太离开了人间。

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无缘无故的将所攻击或暴露的对象画作一头驴,恰如拍马家将所拍的对象做成一个神一样,是毫没有效果的,假如那对象其实并无驴气息或神气息。然而如果真有些驴气息,那就糟了,从此之后,越看越像,比读一本做得很厚的传记还明白。关于事件的漫画,也一样的。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⑤“夸张这两个字也许有些语病,那么,说是廓大也可以的。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矮而胖的,瘦而长的,他本身就有漫画相了,再给他秃头,近视眼,画得再矮而胖些,瘦而长些,总可以使读者发笑。但一位白净苗条的美人,就很不容易设法,有些漫画家画作一个骷髅或狐狸之类,却不过是在报告自己的低能。有些漫画家却不用这呆法子,他用廓大镜照了她露出的搽粉的臂膊,看出她皮肤的褶皱,看见了这些褶皱中间的粉和泥的黑白画。这么一来,漫画稿子就成功了,然而这是真实,倘不信,大家或自己也用廓大镜去照照去。于是她也只好承认这真实,倘要好,就用肥皂和毛刷去洗一通。

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但这种漫画,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我记得去年就有一位文学家说过,他最讨厌论人用显微镜。

欧洲先前,也并不两样。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甚而至于是攻击的,但因为读者多是上等的雅人,所以漫画家的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高尚来,以分得一枝雪茄的生意。像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

【注】①“小三子可乎之及及也二句,意思是小三子可恶之极,戳他三千三百刀。”②戈雅:西班牙讽刺画家,作品多取材于民间生活;陀密埃:法国画家,晚年曾参加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

答: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漫画的特点。

答:

【3】文章第段画线句子有何含意?

答: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战争 【美】 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以1941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题目】【2017届福建厦门一中高三上开学分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大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

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靜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B.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C.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柰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人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D.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作,践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并发出与“燕雀安知鴻鹤之志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可终羁贱乎”的感慨。

B.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人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

C.刘文静恃才招祸,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要反驳,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D.刘文静善于进凍。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太阳俯同万物”作比,婉转进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

(2)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