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解析: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 (2)风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土地沙漠化。(4)导致土壤盐碱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不断积累。(5))湖水水位下降,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
|
提示:
本题的立意在于考核考生地理能力的同时,引导考生和中学地理教育关注世界上重大的环境问题。随着沙漠化问题日益尖锐,沙尘暴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际上通常把引发了严重灾难的沙尘暴称为“黑风暴”,但是,世界上还存在另外一类沙尘暴,它受到了关注世界环境问题的人们的密切关注,但在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是“白风暴”。在沙尘暴频发的干旱地区,有时会有含有盐尘的沙尘暴,其环境危害远远超过“黑风暴”,称为“白风暴”。在能力考核方面,本题侧重于淡化简单记忆能力的考核,加重最基本的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即考核地理特色最突出的方面:阅读带有地理坐标的等高线地图,从图中获取区域位置、地形特征等基本信息,再由这些信息导出相关气候、水文等方面的信息。 第1小题一开始就问两条河流的补给问题,并进一步追问影响河流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很显然是要求学生能够回答河流补给的问题,并且还得说清楚是怎么作出判断的。要解决河流补给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河流所在区域的区位、这个区位的大的气候背景情况,以及在这样的区位条件下的地形条件。经纬网首先告诉我们一些重要信息:该地位于东半球的东经50°至东经80°之间的区域,这是图的经度注记所表明的;同时从经线的向北“收缩”、纬线的向南“凸出”也可以非常明确地只根据一条纬线就判定这是一幅北半球的地图(如果对世界的海陆轮廓比较熟悉,也可以推断出南半球的该经度的中纬地区主要是印度洋的海域,因此判断出该图显示的是北半球的区域)。这时中国的经纬度位置就成为进一步作出区位判断的重要参照:中国的最西点为东经73°左右,最北点为北纬53°左右,由此可以判断该图所示区域在中国的西偏北部,即是中亚地区,这个地区的气候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条件从图上可以看出:200米和500米的两条等高线和一个山峰的注记告诉我们该图区域的东南部是高山地区,西北部则是200米以下的湖滨低地或者滨湖平原。有7000多米高峰的山地一定可以向河流提供冰雪融水的补给,至此该小题的答案就已经跃然纸上了。即河流的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和部分雨水;影响河流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题的题干已经明确指出了图示区域的平原地区经常发生“白风暴”,因此第2小题在某种意义上是考核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该小题的正确答案是:风力作用是该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 在题干和第2小题的基础上,第3小题就成了在干旱的风力侵蚀为主的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沙尘暴的发生。该小题中给出了答案的前半部分:在L湖沿岸平原地区大规模垦荒。因为是问答题,答案应该有其完整性和表明一定的逻辑关系。该小题的答案是:在干旱的湖滨地区,大规模开荒会加速风力侵蚀的速度,导致几乎难以逆转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题目的要求是逐层深入的,直接看第4小题的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冷静地分析则会发现,作为整个大题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题目对这个小题的答案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应该思考“白风暴”中的盐尘是从何而来?这样,题目的前一半的答案已经比较明确了:不合理的灌溉导致了干旱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它发生的过程大致如下: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的上升,当地下水水位上升到土壤层中一定高度时,地表蒸发就会使得地下水中的矿物盐分在地表不断地积聚,最终导致土壤的盐碱化。 在已经明确了该地区是中亚的干旱地区后,第5小题的答案是非常简单的,即:当入湖的水量急剧减少时,湖泊本身的水量就会减少,结果必然导致湖面水位降低和湖泊面积的缩小,以及湖水盐度的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