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7 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了“食盐之路”。 西藏阿里因为地处南亚、中亚和青藏高原之间,成为“食盐之路”上的枢纽。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 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在春夏之交从盐湖边取盐,用牛羊长途跋涉,驮运到外地换回需要的商品。 下图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前往云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牧民选择春夏之交到盐湖取盐的原因。
(2)分析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驮车运的原因。
(3)推测藏北牧民用食盐换回的农产品种类。
【答案】(1)雨季未到,降水少;气温较低,积雪没 有融化;湖泊水位低,食盐丰富;取 盐后天 气逐渐转暖,便于运输
(2)高寒气候,不能生长林木,缺少造车材料;道路不通,行车不便;可在运盐的同时 进行 放牧,増加收益
(3)粮食、茶叶、水果、蔬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盐湖取盐的条件。取盐要考虑盐湖产盐量和线路安全,该地湖泊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春夏之交,山地气温还较低,积雪没有融化;此时湖泊的补给量较小,湖泊水位低,盐床裸露,产盐量大,易开采;而且取盐后,天气逐渐转暖,便于运输。
(2)本题主要考查运输牲畜的选择。取盐线路经过的地区多高原山地,路况差,牛羊驮运更加便利,该地森里覆盖率低,造车所用木材缺乏,但是草地广布,使用牛羊可以在在运盐的同时 进行放牧,増加收益。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牧民换取的物品应该是云南多而土蕃缺少的物品,云南盛产茶叶而土蕃缺少并需要茶叶,因此最有可能换回的是茶叶;土蕃以畜牧业为主,但是粮食和水果、蔬菜较少,因此也是主要换回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