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西安(古称长安)所在省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悠久,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下左图为西安(古称长安)所在省局部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某野外考察组绘制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秦岭山脉主体走向 ,渭河干流流向 ,西安所在省的全称 及简称 。
(2)秦岭的北坡出现多个三角形的山崖(如图),试说明其形成过程。
(3)写出图中秦岭南坡河流产生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相关的具体表现形式。
(4)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写出秦岭在我国气候上的分界线(至少3条)。
【答案】(1)东西走向;自西向东流;陕西省、陕或秦。
(2)断层南侧地层抬升(北侧地层下陷),形成陡崖;经过流水侵蚀下切,残余部分呈三角形。
(3)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4)800毫米降水量线经过;一月0°等温线经过;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暖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雨季长短分界线(北部短而集中,南部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内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秦淮线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根据图示信息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秦岭山脉主体呈东西走向,渭河干流自西向东流;西安位于陕西省,陕西省简称为陕或秦。
(2)根据右图所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可知,秦岭所在地区岩层断裂上升,关中盆地所在地区岩层断裂下陷,从而在秦岭北坡与关中盆地接壤地区形成陡崖,后经过流水侵蚀下切,残余部分呈三角形。
(3)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河流产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堆积。
(4)注意关键信息“气候分界线”,可从气温、降水、热量带、干湿地区等角度回答。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秦淮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降水量线、一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暖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雨季长短分界线(北部短而集中,南部长)等重合。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