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可将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经济区。
资料1: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资料2: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地区 | 人口占全省比重(%) | GDP占全省比重(%) | ||
1995年 | 2005年 | 1995年 | 2005年 | |
珠三角 | 29.70 | 45.46 | 65.80 | 77.46 |
粤东 | 31.12 | 27.76 | 13.80 | 9.10 |
粤西 | 20.85 | 16.15 | 10.76 | 7.67 |
粤北 | 18.33 | 16.63 | 9.86 | 5.77 |
资料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营销网面广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区是 。
(2)专业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填正确项字母)。
A.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基础好 B.工业门类增加,企业之间协作加强
C.熟练技术人员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 D.创新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强
E.工业生产链完整,原材料综合利用率高
(3)资料2显示,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是
(4)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是
(5)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1) 粤北
(2)A C D
(3)①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②人口向珠三角地区迁移。
(4)土地价格低、环境优美、劳动力充足、工人工资低、优惠政策等。
(5)①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②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工业;③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④加快全省经济发展;⑤有利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是从产业实力、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的。
材料二 1985~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图。
根据1985年到2003年的18年来部分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低水平波动型和较低水平下降型。
(1)图中属于较高水平波动型的是第 类地区,高水平稳定型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2分)
(2)1985~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的省区是 ,其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2分)
(3)1985~2003年福建省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 ,试分析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辽宁省属于 ,其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情况是 。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对该省的振兴有何借鉴意义?(4分)
(5)最近,广东、江苏、山东等东部省市都调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出了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双选)( )(2分)
A.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 B.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C.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 D.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 <13° | 13°-17° | 17°-21° | >21° |
地形坡度 | -0.17 | -0.73 | -0.66 | -0.24 |
土地开垦率 | 0.54 | 0.76 | 0.78 | 0.44 |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 m的区间。
【小题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 和 ;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 |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 C.降水丰富 |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
A.云贵高原 | B.珠江三角洲 | C.华北平原 | D.山东丘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