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地势特征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

B.甲地因地壳上升形成较厚沉积层

C.乙地是因褶皱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

D.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为甲地提供沙源

2该地区

A.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过渡B.冰雪融水是农业重要水源

C.植被茂密发展木材加工业D.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答案】

1D

2B

【解析】

1A、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势特征主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A错误。

B、据图可知,甲地因风力沉积形成较厚的沉积层,B错误。

C、乙地是因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C错误。

D、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结合图示指向标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可为甲地提供沙源,D正确。

故选:D

2A、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从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过渡,A错误。

B、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冰雪融水是农业重要水源。B正确。

C、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没有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原料优势。C错误。

D、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每到夏季遇上暴雨,我国许多城市便出现“城市看海”现象,本应承担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却出现积水回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2015年有154个城市因暴雨洪水发生内涝受淹,直接经济损失达81亿元人民币。

下图是不同性质的地面对降雨的影响效果。

材料二: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南宁、重庆等16个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下图是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

海绵城市以低影响开发为指导思想,通过改造,发挥城市“灰色”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功能,同时结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原有河湖、湿地、草坪、沟渠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

(1)海绵城市需要大力建设、保护城市的“海绵体”,例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哪些事物。

(2)简要归纳我国积极申请海绵城市试点的城市,其地域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这些城市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自然原因。

(3)结合水循环的知识,比较分析普通城市与海绵城市,为何在遇到暴雨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4)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还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