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岩层倾斜方向能够引导地下径流的流向。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降水D.地下径流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经流量的变化增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关键环节是下渗。故选B

2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③④正确。降水量变化较小,故选C

3森林植被恢复后,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地下径流通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的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 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 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2】【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 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 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压,且受东南、东北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3】【3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 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 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 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4】【4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

A. 受沿岸寒流影响

B. 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 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