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年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小题2】下列叙述属于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资金密集型转变;第三产业以旅游、商贸、金融等为主;三大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速度是不同的。故选A项。
【小题2】外商投资规模小、以低端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是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从图示分析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并结合当地的工农业发展的实际分析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

材料二:中国2005年至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

年份

2005

2006

2007

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223213

244101

261111

能源消费总量

224682

246270

265583

平衡差额

-1469

-2169

-4472

材料三:表1: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    ※为2005年数据

(1)、读材料一,丁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2)、读材料一,俄罗斯工业逐渐向东发展,日本工业则由太平洋沿岸向国土南北两端扩散,影响两国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______________(6分)

(3)、读材料一,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与之同纬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A、B两地冬季降水量比较多的是   地。(4分)

(4)、读材料二,我国国内能源供应        (大于或小于)需求。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6分)

(5)、据材料三,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2分) 根据表中信息,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2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