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值可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相关特征。近几年我国逐渐放松城市落户限制,对城乡协调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我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数据來源:《中国统计年签》)。
据此完成下面小題。
【1】自2003年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值总体变化特征为
A.持续增大B.持续减小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目前影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资源B.就业机会C.医疗资源D.交通状况
【3】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
A.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B.扩大城市环境容量
C.延缓全国人口老龄化D.促进人口自然增长
【答案】
【1】C
【2】B
【3】A
【解析】
【1】读图可知,自2003年至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值总体增大,2014年之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值总体减小,所以总体变化特征为先增后减,C对,ABD错,故本题选C。
【2】城市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增多,可以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所以目前影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就业机会,B对;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状况等都不是影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ACD错。故本题选B。
【3】据材料可知,近几年我国逐渐放松城市落户限制,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农村人口到城市落户,导致农村闲置土地增多,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A对;城市环境容量在一定时段是一个固定值,主要受该区域的资源状况等影响,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不能扩大城市环境容量,B错;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可以延缓城市人口老龄化,但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所以不能延缓全国人口老龄化,C错;不能促进人口自然增长,D错。故本题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林地类型 | 孔隙度(%) | 有机质含量(%) | 饱和持水量 (吨公顷) | ||
总孔隙 | 非毛管孔 | 毛管孔 | |||
针阔混交林 | 59 | 17 | 45 | 4.62 | 503 |
常绿阔叶林 | 63 | 16 | 47 | 3.18 | 648 |
楠竹林 | 52 | 12 | 40 | 2.08 | 312 |
灌木林 | 73 | 17 | 56 | 7.79 | 1833 |
【1】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3】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地表径流大B.植物种类多C.枯枝落叶多D.年均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