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2:下面两图分别是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长江流量年变化图。

材料3:南水北调工程以“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原则,坚持把规划、实施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地区有哪些?试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2,说出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

(4)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取得最大效益,沿线省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

(2)东线输水河道淮河以北段的沿岸地区(或位于华北平原的沿线地区)。

东线输水河道的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由于该线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在短暂雨季以外的时期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

(3)矛盾: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季节,恰好是长江的枯水期。

解决措施:可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在长江的丰水期把水蓄积起来,等到受水区缺水严重时再向北调水。

(4)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1)由于东线工程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在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且水质较差;而中线工程基本可自流;且取汉江上游水源,水质较好;

(2)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产生主要是在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地区,由于南水北调后,潜水水位上升,使得盐分物质上升到表层后,水分蒸发掉,盐分积累,使得土壤次生盐碱化产生,东线输水河道淮河以北段的沿岸地区容易发生。

(3)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存在的矛盾,主要从水资源的供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多雨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当受水区水资源短缺时,正是南方调水区水资源短缺季节,解决措施主要从调节径流量季节变化角度分析。

(4)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取得最大效益,沿线省区应采取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