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区域的大洋是印度洋,图乙区域中的大洋是大西洋,两图中陆地地形都以高原地形为主,图乙中陆地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理由是由河流流向判断.
(2)图中A、B两地气候有何不同?试分析成因.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
解答 解:(1)结合图可以看出甲区域为西亚地区,大洋为印度洋,图乙为南美洲,大洋为大西洋,两地地形都以高原为主;通过河流状况可以判断地势特征,所以地势是南北两侧低.
(2)A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区,而B地受地形、洋流、信风影响属热带雨林气候区.
故答案为:(1)印度;大西;高原;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由河流流向判断.
(2)A地为热带沙漠气候,B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原因:A地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B地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的迎风坡,东南信风带来暖湿的空气,且沿岸有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点评 本题以西亚及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读图乙并结合相关知识,判断2000年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 政治因素 | B. | 自然灾害 | C. | 经济因素 | D. | 地形土壤 |
8.暑假期间( )
A. | 哈尔滨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贵阳 | B. | 西宁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 ||
C. | 青岛日出东北且时刻越来越来早 | D. |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在扩大 |
5.四大区域中( )
A. | 东部地区区外航班班次比重最大 | B. | 西部地区航空运输是主要交通工具 | ||
C. | 中部地区航空运输较落后 | D. | 东北地区出港航班班次大于3000 |
12.为了降低噶尔县的青稞灌溉定额,最可行的措施是( )
A. | 推广秸秆覆盖 | B. | 兴修灌溉水渠 | C. | 搭建塑料大棚 | D. | 减小生产规模 |
4.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A. | 人口基数大 |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C. | 人口死亡率低 | D. | 国外人口迁入 |
11.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
A.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B.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
C. |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 D. |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
8.该地区可能位于( )
A. | 松嫩平原 | B. | 珠江三角洲 | C. | 华北平原 | D. | 四川盆地 |
9.该光学天外台最佳的观测季节是( )
A. | 春季 | B. | 夏季 | C. | 秋季 | D. | 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