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2019年12月以来,非洲多国遭受沙漠蝗虫灾害,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为25年来最严重,而肯尼亚为70年来最严重。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图为2020年2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该图片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

A.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一派欣欣向荣之景B.索马里半岛盛行离岸风,附近海域渔获增多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D.南非南端的沙丁鱼大范围向北部德班附近迁徙

2关于肯尼亚蝗灾爆发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季节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B.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较坚实,利于产卵

C.河湖面积缩小,洼地裸露,产卵场所增多D.植物的含水率高,蝗虫食物丰足,生长迅速

3非洲之角中肯尼亚等国蝗灾爆发带来的影响可信的是

A.蝗虫借助西风漂洋过海到达南亚次大陆B.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草场退化

C.该区域农业大幅减产,鸟类种群迅速扩大D.该区域引发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动荡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根据“图为20202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可知拍摄该图片时间为223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草木枯黄,故A错;索马里半岛冬季吹东北风,盛行向岸风。夏季吹西南风,索马里的海岸线与夏季风相背离,使得沿岸呈现离岸风,故B错;223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偏转为西北风,影响澳大利亚北部,故C正确;非洲南端的沙丁鱼于当地冬季时北迁到德班附近纬度相对较低温暖水域产卵,此时当地为夏季,故D错。故该题正确选项为C

2由材料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可知,干旱的环境易形成蝗灾。肯尼亚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当地为干季,主要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A错;肯尼亚干季,降水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土壤较坚实,有利于蝗虫产卵,B错;干季,河湖水位下降,河湖床裸露面积增多,产卵场所更多,C错;该季节为干季,植物含水率低,且含水率过高不利于蝗虫的生长发育,D正确。故该题的正确选项为D

3非洲之角中的肯尼亚等国处于低纬,冬季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夏季受西南风影响,故不应该是西风将其带至南亚次大陆,但可以借助西南风,A错;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局部地区干旱,引发蝗灾,而不是蝗灾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主要因人为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植被破坏所致;蝗灾也不会直接导致草场退化,草场退化多因气候变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B错;该季节主要为干季,蝗灾会导致农业减产,但因气候干燥,且为冬季,鸟类此时不多,且沙漠蝗有一定毒性,鸟类种群不会迅速扩大,C错;由于蝗灾导致农业大量减产,可能引发粮食危机,进而造成局势动荡,D正确。故该题正确选项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枣是中国的特有果树,冬枣是我国著名的优良鲜食枣品种。山东省是冬枣的传统产地,浙江省新安近几年成功引种冬枣。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冬枣花期(5 月下旬一一 7 月上旬)的适宜温度为 24—26℃,低于 20℃或高于

38℃,严重影响坐果。果实发育期(7 月上旬--9 月中旬)的适宜温度是 24-27℃,温度偏低果实品质羞。冬枣以年降水量 400~700 毫米较为适宜。最宜形成特产区。花期雨量过多,尤其是阴雨连绵,坐果率降低,冬季喜光性强,一般年日照要求 1700 小时左右,光照不足造成落果。因此花期与果实发育期的气候是冬枣栽种区域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冬枣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是山地、平原、沙滩,酸性和碱性土壤均可种植建园。

一般来说,冬枣生长在北方,浙江多山,土壤能种冬枣,却往往挂不了果,现在这个技术困难已被克服了。从 2002 年以来,冬枣种植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术困难已被克服。新安冬枣基地通过设施农业,采用大棚和滴喷灌技术,冬枣不容易挂果这个难题终于被克服了。从 2002 年以来,冬枣种植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1)简述山东和浙江分别所处的自然带名称,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比较山东和浙江气候特征的异同。

(3)分析浙江新安引种山东冬枣的区位限制条件及改造措施。

(4)简述 2000 年以后浙江种植业结构变化,评价浙江种植业结构变化的合理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