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2019年12月以来,非洲多国遭受沙漠蝗虫灾害,其中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为25年来最严重,而肯尼亚为70年来最严重。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图为2020年2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该图片时,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
A.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一派欣欣向荣之景B.索马里半岛盛行离岸风,附近海域渔获增多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D.南非南端的沙丁鱼大范围向北部德班附近迁徙
【2】关于肯尼亚蝗灾爆发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季节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B.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较坚实,利于产卵
C.河湖面积缩小,洼地裸露,产卵场所增多D.植物的含水率高,蝗虫食物丰足,生长迅速
【3】非洲之角中肯尼亚等国蝗灾爆发带来的影响可信的是
A.蝗虫借助西风漂洋过海到达南亚次大陆B.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草场退化
C.该区域农业大幅减产,鸟类种群迅速扩大D.该区域引发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动荡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根据“图为2020年2月23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在肯尼亚拍摄的蝗虫肆掠的情景。”可知拍摄该图片时间为2月23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东非高原上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草木枯黄,故A错;索马里半岛冬季吹东北风,盛行向岸风。夏季吹西南风,索马里的海岸线与夏季风相背离,使得沿岸呈现离岸风,故B错;2月23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偏转为西北风,影响澳大利亚北部,故C正确;非洲南端的沙丁鱼于当地冬季时北迁到德班附近纬度相对较低温暖水域产卵,此时当地为夏季,故D错。故该题正确选项为C。
【2】由材料“非洲之角的蝗虫在3月和4月可能会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旱极必蝗’似乎已成历史规律”可知,干旱的环境易形成蝗灾。肯尼亚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当地为干季,主要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A错;肯尼亚干季,降水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含量减少土壤较坚实,有利于蝗虫产卵,B错;干季,河湖水位下降,河湖床裸露面积增多,产卵场所更多,C错;该季节为干季,植物含水率低,且含水率过高不利于蝗虫的生长发育,D正确。故该题的正确选项为D。
【3】非洲之角中的肯尼亚等国处于低纬,冬季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夏季受西南风影响,故不应该是西风将其带至南亚次大陆,但可以借助西南风,A错;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局部地区干旱,引发蝗灾,而不是蝗灾导致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主要因人为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植被破坏所致;蝗灾也不会直接导致草场退化,草场退化多因气候变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B错;该季节主要为干季,蝗灾会导致农业减产,但因气候干燥,且为冬季,鸟类此时不多,且沙漠蝗有一定毒性,鸟类种群不会迅速扩大,C错;由于蝗灾导致农业大量减产,可能引发粮食危机,进而造成局势动荡,D正确。故该题正确选项为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