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2.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3.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那一地最相近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只考虑太阳辐射时,气温年较差:T③>T②
B.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C.降水:R②>R③
D.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5.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合乎实际的是
A.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B.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C.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D.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1.A
2.B
3.C
4.A
5.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四条拆线的变化分析,①地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二至日达到最小值且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判断①地位于赤道。②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且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判断②地位于北回归线。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拆线与②相似,但是最大值小于②地,所以③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比②地高。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拆线与③地相反,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相同,说明④地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数值与③地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纬度低,线速度大,所以四地的线速度关系是①>②>③=④,A对。B、C、D错。
2.结合上题分析,①地位于赤道,可以计算出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A错。6月1日比6月10日时①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B对。夏至日时,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标杆影长小于标杆长度,C错。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D错。
3.读图,曲线⑤表示夏至达到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超过18小时,说明大约在3:00日出,21:00日落,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结合前面题的分析,③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与该地最相近,C对。①、②地纬度低,昼长小于14时,④位于南半球,所以A、B、D错。
4.根据前面问题中的分析,②、③两地都在北半球,且②地比③地纬度低。只考虑太阳辐射时,纬度高气温年较差大,所以T③>T②,A对。纬度不同,热量不同,植被、土壤类型就有差异,B错。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②地位于北回归线,虽然纬度比③地纬度低,但降水量不一定大。C错。根据两地的大约纬度,②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③地作物一年一熟,D错。
5.结合前面分析,③地在北半球,④地在南半球,A错。读拆线图判断,④地纬度数值与③地相同,所以昼长、夜长时间相同,季节相反。③地夏至日昼长18小时30分钟,所以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B对。根据③地昼长判断,③地可能受副极地低压带、或极地东风带影响,红旗经常飘向西南方向。C错。④地夏至日当地是冬季(昼长小于夜长),日出时间比冬至日(当地是夏季,昼长大于夜长)晚,D错。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球自转速度,区域自然环境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