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城市,企业出6000元月薪竟招不齐技工,16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
材料三 如图为199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
(1)从材料三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7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2)材料一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该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3)结合材料二分析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续实施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观点二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
分析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在生产类型,反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增长处于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解答 解:(1)根据图中的年龄段判断出A低谷段出现在60年代初期,适逢我国三年自然灾害;B低谷段出现在70年代初期.
(2)“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以“三低”为特点的现代型模式;人口的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出生率的下降.
(3)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应该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4)我国目前人口现状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出生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故答案为:(1)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7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2)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3)原因: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普遍较低.措施: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
(4)观点一:虽然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在1%以下,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仍然较快.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放松.观点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造成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供应紧张,社会负担加重等.适度提高人口出生率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压力.
点评 本题以三则材料为背景,考查了人口的相关问题,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沪昆高铁线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共有( )
A. | 3个 | B. | 4个 | C. | 5个 | D. | 6个 |
7.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 |
B. | 在屈原发展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始终最大 | |
C. | 在成长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 |
D. | 在成长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
14.该企业从生产太阳能热水器到温屏节能玻璃的过程,属于( )
A. | 产业转移 | B. | 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源密集型 | ||
C. | 产业升级 | D. | 传统能源转向清洁能源开发 |
1.某校中学生在一天的部分时段通过连续观测,发现该时段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处可能位于我国某地,观测者大部分时间面向南方 | |
B. | 该处可能位于赤道附近,观测者大部分时间面向东方 | |
C. | 该处可能位于南半球中高纬度,观测者大部分时间面向北方 | |
D. | 该处可能位于北半球高纬度,观测者大部分时间面向西方 |
11.图中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 植被、自然带 | B. | 气候、地形 | C. | 土壤、植被 | D. | 气候、水文 |
18.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
A. | 一直向正东方向 | B. | 一直向正西方向 | ||
C. |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D. | 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
15.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 )
A. | 沉积岩 | B. | 变质岩 | C. | 岩浆岩 | D. | 玄武岩 |
12.甲、乙、丙分别表示( )
A. | 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 | B. |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 | ||
C. | 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 D. | 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