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示意自然带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带为苔原带、荒漠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
A.热带雨林带B.荒漠带C.针叶林带D.苔原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远离海洋,大陆性较强B.③受下沉气流控制时间长
C.④在大陆东西两岸均有分布D.③—④—⑤体现了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答案】
【1】D
【2】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结合图示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可知①位于降水量最少,温度最低的环境,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苔原带对温度和降水的条件要求都比较低,可判断其为苔原带。故D正确。
【2】②降水量最少,温度高,结合题干为荒漠带,如果②远离海洋深居大陆内部的话,那么当地冬季的温度是比较低的。读图可知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②这种自然带,因此可知A错。③的分布区降水量是比较大的,若长时间受下沉气流的控制,那么该地降水量是比较少的,因此B错;读图可知④对降水和温度的要求都相当高,结合题干可知④应该是阔叶林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陆的东西两岸都有分布,因此C正确;③—④—⑤明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体现的应该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因此可知D错。故该题正确选项为C。
本题以自然带、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豆播种时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生长期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
材料二:东北地区是中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图13为东北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2017年美国大豆亩产219千克,中国大豆亩产124千克。近年来,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一半以上销往中国。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
材料四:中国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极不平衡,下表为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情况。
年份 | 生产量/万吨 | 消费量/万吨 |
2010 | 1508 | 6773 |
2011 | 1449 | 7393 |
2012 | 1301 | 7459 |
2013 | 1195 | 7953 |
2014 | 1215 | 8892 |
2015 | 1179 | 9346 |
2016 | 1294 | 11016 |
2017 | 1455 | 11196 |
(1)简述中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条件。
(2)说出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量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美国的大豆生产分别有哪些主要影响。
(4)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应该大幅度地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