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完成1~2题。
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
1.A 2.B 3.C
第1题,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洞庭湖湖床抬升,加之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湖面缩小。第2题,湖泊环境恶化后水灾频发,主要是湖泊蓄水能力下降,其调蓄功能降低。第3题,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引水灌溉,以及西部地区蒸发旺盛、植被稀少,下渗量增大等。
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水资源减少 |
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水资源减少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 B.冰雪融水量不足 |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 D.围湖造田 |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问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水资源减少 |
A.调蓄洪水 | B.航运 | C.发电 | D.旅游观光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材料二 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表格)。
年份 | 1825年 | 1949年 | 1985年 |
面积(平方千米) | 6000 | 4350 | 2690 |
容量(亿立方米) | 400 | 293 |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