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如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日A点和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15°N,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2)图中ABCDE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C>B=A>D=E.
(3)从“国庆节”到我国的“春节”,A点的昼夜状况是昼短夜长,变化规律是昼先变短再变长,夜先变长再变短.
(4)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在A,B之间,全球的热带范围可能扩大(扩大或缩小),寒带的范围可能(扩大或缩小).
(5)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分析 (1)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在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A、C之间,且与A、C的纬度差相等;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为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各纬度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
(4)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回归线的范围,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5)30°N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A点地方时为14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
解答 解:(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在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A的纬度为30°N,C的纬度为0°,则太阳直射点位于两者之间且与两者纬度差相等,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5°N,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2)根据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DE位于同一纬线,线速度相等,且纬度最高,则线速度最小,AB位于南北半球的30°纬线,纬度数相同,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故五点线速度大小比较为C>B=A>D=E.
(3)从“国庆节”到我国的“春节”,10月1日到2月份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点位于北半球,故A点昼短夜长;从10月1日到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A点昼长变短,在12月22日前后,昼长达一年中的最短,12月22日到2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A点昼长开始变长.
(4)太阳直射点在A、B之间,则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扩大,寒带的范围也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
(5)A点位于30°N,30°N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晨昏线和经线重合;A点经度为60°W,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则晨线所在经度为180°,昏线所在经度为0°,昼半球的范围是180°向东到0°,夜半球的范围是0°向东到180°.
故答案为:(1)15°N 从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2)C>B=A>D=E
(3)昼短夜长 昼先变短再变长,夜先变长再变短
(4)扩大 扩大
(5)
点评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全面,有关于地球自转速度,有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有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A. | 增加耕地面积 | B. | 节省占地费用 | C. | 发展计算机产业 | D. | 避免环境污染 |
A. | 平原面积广大 | |
B. | 森林、煤炭、石油、铁矿丰富 | |
C. | 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 |
D. |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A. | 成为中国游客境外旅游主要目的地是受市场距离影响 | |
B. | 以古代艺术、风土民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 |
C. | 旅游活动突出探险、购物特色 | |
D. | 自然环境特征与海南岛类似 |
A. | 银河系 | B. | 太阳系 | C. | 地月系 | D. | 高层大气层 |
A. | 白天的海风 | B. | 夜晚的海风 | C. | 白天的陆风 | D. | 夜晚的陆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