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左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左图中L河流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种群和群落。右图为左图中仰光和①地的气候资料图。

(1)比较仰光和①地气温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出L河流域在11月-次年4月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在乙地以北和以南河段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该河流域物种多样化的原因。

(3)近年来,仰光逐渐成为国际林木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简析其优势条件。

(4)说明缅甸柚木出口到我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全年高温;气温最高值都出现在4月份。

原因:两地纬度都较低,全年太阳高度角较大;4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两地的太阳高度都变大;4月份雨季没有到来,降水较少,天气以晴天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获得太阳辐射多。

(2)旱灾。乙地以北河段:开发利用水能;乙地以南河段:发展航运或灌溉。

多样化原因:地处低纬度地区,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南北所跨纬度大(跨热带至亚热带);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3)林木资源集散地,原料丰富;沿海港口城市,铁路联接内地,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

(4)柚木原产地离我国近;公路修建难度较小;水运能力季节变化大;缺乏直通中国的铁路。

【解析】

本大题以东南亚的缅甸为背景,通过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气温特征及成因、气象灾害、河流开发方向、生物多样性原因、工业区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相关内容,

1)从右图中气温曲线的变化特征来归纳仰光和①地气温的相同点,图中显示,两地最冷月气温均高于20℃,说明两地全年高温;两地4月份都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两地气温相同特征的形成原因应从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仰光和①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两地纬度都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导致全年气温较高;4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且逐渐升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图中显示,4月份两地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导致气温高,因此4月份形成了气温最高值。

2)据右图中信息表明,L河流域11~次年4月,降水少,但气温高,蒸发强,因此该河流域在11~次年4月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旱灾。

乙地以北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因此主要开发利用方向是开发利用水能;乙地以南河段进入平原地区,河流流量大,流速较慢,航道条件好,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航运和灌溉。

该河流流域物种多样化原因应从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该河流域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流域内降水丰富,水分条件优越,适合多种生物生长;该河流域南北所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流域内相对高度差异大,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自然环境复杂,适合多种动植物种群和群落分布。

3)仰光逐渐成为国际林木加工产业的重要承接地的优势条件应从原料、交通、基础、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仰光是该国的林木资源集散地,林木加工的原料丰富;材料信息表明,仰光是该国最大港口,图中显示,有铁路联接内地,交通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仰光是缅甸最大的林木加工基地,木材加工的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较完善;仰光及周边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木材加工的生产成本较低;国内外市场对木材加工产品需求量大。

4)缅甸柚木出口到我国主要选择公路运输的原因应从运输距离、公路建设的适应性、其它交通方式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柚木原产地离我国近,运输距离不长,适合公路运输;缅甸柚木产地与我国之间多山地地形,公路修建难度相对较小;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强;当地水运能力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缅甸与中国缺乏直通中国的铁路,公路就成了运输主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