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关于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1)根据陕西省的资源分布特点,写出陕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2)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为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可采取的主要调配方式有哪些?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条件。
(3)结合表一,分析榆林市当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阐述原因。
(4)归纳榆林市自1980年以来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榆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
【答案】(1)陕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工业等);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2)北煤南运(也可答西煤东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条件:①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②分布集中;③距离东部市场较近,接近消费市场;④交通比较便利 (3)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原因:当年榆林市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对应问题,原因任意一点) (4)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调整的合理性:这种变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因为榆林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能源化学工业的发展,因此,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避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解析】
本题以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为背景,考查资源的调配方式及资源调配的条件,考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工业部门的类型及其原因。陕南地区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和铁矿资源,适宜发展与此相关的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和钢铁工业。
(2)考查资源的调配方式及资源调配的条件。根据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可采取的主要调配方式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条件有①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②分布集中;③距离东部市场较近,接近消费市场;④交通比较便利。
(3)考查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是当年榆林市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4)考查产业结构的特征。主要从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据图可知,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调整的合理性:这种变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因为榆林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能源化学工业的发展,因此,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避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尼加拉瓜地理位置独特,素有“湖泊和火山之国”之称。据报道,中国投资参与修建的尼加拉瓜运河将于2014年12月开工,这是巴拿马运河之外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
全球二大运河比较 | 深度(公尺) | 长度(公里) | 船舶最大吃水深度(公尺) |
尼加拉瓜运河 | 22 | 286 | 20 |
巴拿马运河 | 21 | 82 | 12.3 |
(1)概述尼加拉瓜的地理位置。
(2)说明尼加拉瓜地形的主要特征,并分析该地形东西两侧气候的差异和成因。
(3)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该湖西侧地区的地层为巨厚的玄武岩。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这一岩石分布的成因。
(4)比较表格中的两大运河,分析尼加拉瓜运河修建的积极意义和生态影响。
【题目】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用地之一,它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的扩展情况,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
土地利用类型 | 1973年 | 2007年 |
林地 | 51 | 26 |
耕地 | 50 | 11 |
淡水区域 | 6 | 5 |
滩涂 | 5 | 3 |
建设用地 | 11 | 97 |
总面积 | 123 | 142 |
(1)概述该岛1973年—2007年建成区的变化特点以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岛2007年与1973年相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
(3)判断甲地区的地形类型,说明判断依据。并对甲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提出建议。
(4)分析该城市计划在岛屿上大力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
(5)滩涂是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科学围垦和开发滩涂资对弥补我国耕地资不足、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试分析滩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