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0年代,我国曾在包头布局棉纺织工业,其主要依据是
[ ]
A.平衡重工业地区男职工多,女职工少的社会需要
B.接近棉花产地和劳动力市场
C.接近人口密集地区,消费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输出和棉花的输入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2)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水、气
(3)从地表往下,经过A、B、C三点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是( )
A.纵波出现快—慢—快 B.横波出现慢—快—慢
C.纵波出现慢—快—快 D.横波出现快—慢—慢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5-6题。
1.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2.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