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内涵丰富。“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1】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抬升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2】诗中“数家新住处”最可能位于该河流的
A.凹岸B.凸岸C.南岸D.北岸
【3】诗中“古岸崩欲尽”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桑落洲”即江心洲,它是含有较多泥沙的河流,在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据此分析选D。
【2】诗中的“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河流的凸岸。含有较多泥沙的河流在凹岸时受到的冲刷力强,泥沙沉积少,但在凸岸位置,流速会减缓,泥沙沉积较多,凸岸面积会不断增长且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适宜耕种,最可能发展成为聚落,据此分析选B。
【3】“古岸崩欲尽”是指古岸受到水流的侵蚀作用较大,有被冲毁的可能。根据古诗信息,“桑落洲”“数家新住处”“平沙长未休”等推测该河段应位于河流曲流处或河流中下游位置,该河段河流以侧蚀、沉积作用为主,侧蚀会导致对古岸的威胁,溯源侵蚀、下蚀多发生在上游,溶蚀需要考虑岩石等条件,材料不能推知,据此分析选C。
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如下图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