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分析图甲中甲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指出图甲中乙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限制性的自然条件.
(3)描述图乙中24℃等温线西段(虚线框内)的走向并指出该走向形成的影响因素.
分析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限制性自然条件为水源.
解答 解:(1)根据该岛轮廓和地理位置可知,甲岛为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2)乙区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分布区.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受东南信风带控制,然而,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水汽达到,使该地位于山地的“雨影区”,降水少,区域农业生产限制性的自然条件是水源.
(3)从图中可以看出,24℃等温线西段在海洋上向北(低纬度方向或高温方向)凸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说明此处温度低于同温度陆地上的温度,一方面是因为夏季时海洋受热速度慢,另一方面还河流经该海域的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
故答案为:(1)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内能易于释放.
(2)混合农业;限制性自然条件为水源.
(3)西北-东南;洋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点评 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板块运动等知识.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如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A. | 北半球的冷锋 | B. | 北半球的暖锋 | C. | 南半球的冷锋 | D. | 南半球的暖锋 |
16.10月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9.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 | 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光照 | B. |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 ||
C. | 河西走廊的小麦种植-水源 | D. |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土壤 |
19.当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情况较可能出现的是( )
A. | 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 B. | 黄河进入丰水期 | ||
C. | 塔里木河断流 | D. | 日本盛行东南风 |
6.关于甲、乙两国农业类型及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 |
B. | 甲国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乙国低 | |
C. | 甲国比乙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
D. | 甲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比乙国多、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比乙国低 |
3.此季节,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为( )
A. | 顺时针流动 | B. | 逆时针流动 | C. | 自南向北流 | D. | 自东向西流 |
17.下列关于四种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风力侵蚀 | B. | ②流水侵蚀 | C. | ③风化作用 | D. | ④冰川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