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水库对于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防洪、发展养殖、旅游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下图是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假设当地入湖河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方式。据此完成22~23题。
2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乙时期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丙时期的储水量最小 D.丁时期的储水量最大
23.橄榄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一旅游团在该水库周边地区旅游时发现当地大量栽培油橄榄。请你帮助该旅游团队员分析该水库所在地区可能的位置( )
A.南纬25°~35°的大陆东岸 B.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D.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
BC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构的变迁和调整的历程。近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资短缺、市场相对饱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促进产业的升级,发达地区已经将部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为了能够抓住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各欠发达地区需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确定适合的承接产业。读表格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表格一 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市场潜力 | 产品销售率、居民消费能力、市场化水平、经济效益 |
技术研发水平 | 科技实力、科研创新能力 |
地区发展水平 | 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 |
要素资 | 能资、劳动力资、土地资、森林资、水资 |
产业配套能力 | 产业基础条件、物流服务业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 |
表格二 2006-2010年欠发达地区部分省份产业转移能力得分及排名*
省份 | 综合得分 | 市场潜力 | 科技 | 地区发展水平 | 资 | 产业配套能力 |
河北 | 1.5(1) | 0.63(3) | 0.38(5) | 0.87(4) | -0.26(15) | 1.95(4) |
辽宁 | 1.39(2) | 2.23(1) | 1.18(1) | 1.1(1) | -0.78(22) | 2.72(2) |
河南 | 1.27(3) | 0.32(8) | 0.81(2) | 0.99(3) | 0.32(8) | 3.24(1) |
内蒙古 | 1.01(4) | 0.92(2) | -0.17(12) | 1.01(2) | 0.49(5) | -0.33(11) |
湖南 | 0.79(5) | 0.44(5) | 0.21(7) | 0.1(11) | 0.61(3) | 1.67(5) |
湖北 | 0.65(6) | 0.35(6) | 0.56(3) | 0.28(9) | 0.48(6) | 1.49(6) |
黑龙江 | 0.38(7) | 0.1(9) | -0.01(11) | 0.49(8) | 0.77(2) | -0.31(9) |
四川 | 0.38(8) | 0.02(13) | 0.56(4) | -0.15(13) | 0.3(9) | 2.63(3) |
安徽 | 0.29(9) | 0.02(12) | 0.21(6) | -0.22(14) | 0.25(10) | 1.14(7) |
新疆 | 0.1(10) | -0.32(15) | -0.76(19) | 0.12(10) | 2.03(1) | -1.63(18) |
*表格仅列出23个欠发达地区中综合排名前十的省级行政区
(1)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评价辽宁或新疆承接发达地区产业的条件。(12分)
(2)内蒙古大规模承接江苏、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业、金属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工业,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6分)
图8中甲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乙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18~19题。
|
|
|
18.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9.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
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至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年份 | 功能区 类 别 | Ⅰ类 (居住区) | Ⅱ类 (混合区) | Ⅲ类 (工业区) | Ⅳ类 (交通干线 两侧区域) |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
2009 | 达标率(%) | 78 | 57.2 | 81.7 | 65.8 | 94.8 | 74.3 | 76.2 | 44.3 |
2010 | 达标率(%) | 83.2 | 68.6 | 87.3 | 76.8 | 92.3 | 81.1 | 83.5 | 53.6 |
(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6分)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