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通7年有余的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连接和田与喀什的喀和铁路给当地带出一条致富路。传统的铁轨铺设,隔一段距离的接头之间就要留有轨缝,以应对钢轨伸缩。但这会降低轨道结构强度,增加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力消耗。喀和铁路需经过长达250千米的戈壁、沙漠,修建者因地制宜的采用了无轨缝线路的铺设方式,还根据南疆的地理环境特点,以桥代路,建设了特大桥6座、大中小桥271座。下图示意喀和铁路及沿途城市。
(1)分析喀和铁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的主要原因。
(2)推测在长达250千米的戈壁、沙漠地带采用无轨缝线路铺设方式的原因。
(3)喀和铁路桥梁多,在没有河流的地方也修筑桥梁,试分析其原因。
(4)说明喀和铁路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绿洲带,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客货运需求量大;绿洲地带地势比较平坦,工程难度小,投资少;绿洲是其他交通运输线路经过的地带, 修建铁路,利于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补与衔接,方便居民出行,促进经济发展。
(2)戈壁、沙漠地带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养护维护成本较高;采用无轨缝线路,可以增强轨道结构强度,保障行车安全与舒适度,减少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
(3)喀和铁路经过的地区耕地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以桥代路,可节省用地,保护耕地,对地表植被和动物迁徙的影响小。
(4)喀和铁路开通,利于加快区域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完善我国西部地区交通网络,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当地对外开放;提升和田和喀什等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南疆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
【解析】
本大题以喀什至和田铁路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交通区位、交通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1)图中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为昆仑山山麓,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使其山麓多绿洲。绿洲地区人口经济较密集,运输需求量大;绿洲地带多冲积扇,地势比较平坦,工程难度小,投资少;绿洲地区公路等线路较多,修建铁路利于综合运输网络的形成,从而方便居民出行,促进经济发展。
(2)材料信息表明,传统的有缝铁轨铺设会降低轨道结构强度,增加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力消耗。戈壁、沙漠地带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养护维护成本较高;采用无轨缝线路, 可以增强轨道结构强度,保障行车安全与舒适度,减少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
(3)喀和铁路经过的地区位于沙漠、戈壁边缘,耕地数量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以桥代路,可少占土地,保护耕地资源,有利于动物迁徙活动,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较小。
(4)喀什至和田沿途区域辽阔,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具有古老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情,也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喀和铁路开通,利于加快区域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地区铁路交通网络,改善沿线地区投资环境,推动南疆地区的对外开放;喀和铁路的开通可提升和田和喀什等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南疆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