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恢复已经逐渐替代森林破坏成为全球森林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的森林转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时间稍晚,但因森林面积的快速增长受到广泛的关注。林地的变化往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变化、国家森林政策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图a和b分别为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地区)林地随海拔和坡度的变化特点。

据图说出林地净增加最多的区域,并分析该地区林地增加的原因。

【答案】区域:林地净增加最多在500—1499 m间的区域和坡度为10—20之间的区域。

原因: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非农就业的机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耕地撂荒,薪柴消费减少,从而促进林地恢复(经济发展缓解了人地矛盾);经济的发展使林产品价格上升,促进林木的人工种植;国家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区等政策有利于林地的恢复;该区域水热条件好,利于林木的生长。(任答3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试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林地净增加最多的区域为海拔5001499 m间的区域和坡度为1020之间的区域。

材料提示“林地的变化往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变化、国家森林政策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①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变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为劳动者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耕地撂荒,薪柴消费减少,从而促进林地恢复;经济的发展使林产品价格上升,促进林木的人工栽培;②从国家政策国家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区等政策有利于林地的恢复;③从自然因素该区域水热条件好,利于林木的生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