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材料二 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时期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_______

(2)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______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____

(4)结合材料二,简述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_____

【答案】 特点:规模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主要从中西部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迁移),原因:农村劳动力过剩;城乡(东西部)经济差距大(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 有利:促进流出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加强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缓解了流出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可能造成当地人才的流失和劳动力不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增多)等问题 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调整生育政策,适应当前人口形势(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建立有力的居家养老支持环境;发扬优良传统,提倡爱老敬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口迁移对我国城市的影响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1)读图分析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迁移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够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自然条件也比较优越,于是便存在一系列吸引农村人口迁入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对流出地的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等,而且还能够缓解了流出地的人地矛盾,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利方面主要是人才的流失和劳动力不足,以及所产生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

(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有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如果限制,就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如果不限制,就从外来人口迁入产生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外来人口过多,产生了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住房困难等问题。但同时外来人口的迁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也促进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4)本题主要考查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可以采取调整生育政策,适当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适应当前人口形势;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建立有力的居家养老支持环境;发扬优良传统,提倡爱老敬老等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