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区域差异是区域划分的基础,完成下面问题。
(1)“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这是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新撰地文学》所述,他第一次提出中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简述秦岭-淮河在中国气候与农业方面的意义。
(2)关于我国南北方界线划分在秦岭的哪里,不同的地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看法一: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
看法二:在秦岭的主山脊线上
看法三: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处
结合表3和表4资料,你同意哪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
(3)我国许多省份也有类似秦岭-淮河的界线。从图甲中任选两个省级行政区,比较其界线两侧一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省级行政区1: 地理差异描述: ;省级行政区2: 地理差异描述: 。
【答案】(1)1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五选三)耕地类型是旱地水田的分界线 农作物主产区是小麦水稻分界线(二选一)
(2)看法一:北坡700m等高线是暖温带最南界;看法二:山地两侧垂直自然带均比较完整;看法三:南坡800m等高线是亚热带的最北界
(3)省级行政区1:甘肃省(甘/陇)地理差异描述:分界线以北为干旱区/内流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南包括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为外流区/季风区
省级行政区2: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地理差异描述:分界线以北以西为内流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南以东为外流区/季风区
省级行政区3:四川省(川/蜀)地理差异描述:分界线以西以山地高原为主/属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寒区;分界线以东以盆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季风区
省级行政区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地理差异描述:分界线以北为准噶尔盆地/多风力侵蚀地貌;分界线以南为塔里木盆地/多风力沉积地貌/沙漠广布
【解析】
题目通过秦淮线及我国其他重要地理分界线,考查我国区域环境差异的分析能力。
(1)秦淮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中国气候方面可以结合我国气候水热分布分析,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1月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与农业方面结合我国农业类型分布分析,其主要意义是:耕地类型是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是小麦、水稻分界线;以北是苹果,以南是柑橘的分界线等。(2)看法一:南北分界线画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因为从秦岭的北坡看,整个关中盆地是暖温带,但是随着山地的上升,气温降低,在700米等高线处,气候已经不是暖温带了,而是山地气候,越高越冷了。看法二:南北分界线应该画在秦岭的主脊线上。理由是这样可以保持山两边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正好可以两相比较,看出南北之不同。看法三:南北分界线应该画在秦岭南坡的800米等高线处。由于山地的海拔逐渐升高,气温在下降,在海拔800米等高线的位置,亚热带就已经结束了,像橘子、竹子这些亚热带的指示性植物已经见不到了。南方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因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该与南坡800米等高线重合。从综合的角度看,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在秦岭地区的分界线应该标定在主脊。(3)从四省的轮廓、分界线走向、位置判断,行政区1为甘肃省,分界线为干旱-半干旱、内流区-外流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北为干旱区/内流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南包括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为外流区/季风区。行政区2为内蒙古自治区,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为内流区-外流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北以西为内流区/非季风区;分界线以南以东为外流区/季风区。行政区3为四川省,分界线以西以山地高原为主/属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寒区;分界线以东以盆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东部季风区。行政区4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界线为天山山脉,以北为北疆,准噶尔盆地/多风力侵蚀地貌;分界线以南为南疆,塔里木盆地/多风力沉积地貌/沙漠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