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6年,有一支考察团由西向东完成“穿越内蒙古高原”的考察,领略了内蒙古高原自然风光,目睹了其经济发展成就。

(1)考察团从甲地出发,这里满目沙漠、戈壁。判断甲地处于哪一自然带?

(2)考察团一路向东,当到达乙地时,周围景观发生了变化。据图判断考察团在乙地所看到的典型植被属于哪一自然带?

(3)考察团由甲地到乙地沿途所见自然景观变化,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其原因。

(4)考察团继续向东,到达丙地时,发现一片茫茫沙地。该沙地的出现符合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答案】(1)温带荒漠带

(2)温带草原带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其原因是夏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向大陆输送,而甲、乙两地距海远近不同,距海近的乙地获得水汽远多于甲地,因此导致两地处于不同的自然带。

(4)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沙地东南侧受到山脉阻挡(沙地位于山脉的背风坡),暖湿的夏季风难以伸入,降水少。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地区,且沙漠、戈壁是荒漠带的主要特征,内蒙古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故为温带荒漠带。

2)乙地降水量在400mm左右,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形成温带草原带。

3)由甲地到乙地由荒漠过渡到草原,由于水分的差异造成的,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其原因是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向大陆输送,而甲、乙两地距海远近不同,距海近的乙地获得水汽远多于甲地,故乙地水分条件较甲地好,因此导致两地处于不同的自然带,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4)丙地为沙地位于温带草原带内,属于小区域自然特征,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形成的自然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沙地东南侧为山脉,受到山脉阻挡,沙地位于山脉的夏季风(东南季风)背风坡,暖湿的夏季风难以伸入,降水少,形成沙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