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海拔 | B. | 热量 | C. | 水分 | D. | 土壤 |
分析 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其中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答 解:读图,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方热量充足,一年两熟到三熟或一年三熟;甲位于华北平原,北方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或者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耕作制度的影响因素.我国五带的划分是以积温的高低来划分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乌江适宜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径流丰富,落差大 | B. | 流域内年降水量丰富 | ||
C. | 支流众多,流程长 | D. | 多峡谷,建坝条件优越 |
8.图中③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 B. | 谷子 | C. | 春小麦 | D. | 冬小麦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 |
B. | 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 |
C. |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大 | |
D. | 2000年乙城市的用地规模比甲城市的大 |
12.此时20°S的昼夜状况是( )
A. | 昼长夜短 | B. | 昼短夜长 | C. | 昼夜平分 | D. | 无法确定 |
2.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 差异性 | B. | 整体性 | C. | 区域性 | D. | 单一性 |
9.与图中西雅图的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气温降水统计图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