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海南部的沙洲群是黄海西南部浅海大陆架的一种特殊巨型沉积地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状沙洲群。南黄海辐射沙洲地区拥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辐聚辐散潮流体系,使得这一海域潮差大,潮流强。沙脊顶上流速小,沙槽底层流速大,每日两次的潮起潮落,像是一把把永不疲倦的耙子,塑造着沙洲的形态,形成了以沙脊为扇骨,以沙槽为折痕的“巨形折扇”。
2019年7月初,位于沙洲群中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为中国第一个海洋世界自然遗产。一望无际的湿地滩涂是全球大量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本次申遗,这一地区正是以其杰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赢得了世界遗产评委的青睐。
(1)简述黄海南部沙洲群辐射状“巨型折扇”奇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南黄海辐射沙洲群成为候鸟栖息繁衍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古黄河和古长江带来丰富泥沙,在沿海地区沉积形成沙洲群;在辐聚辐散潮流作用下,沙洲群呈现辐射状,沙脊顶上流速小,泥沙沉积,沙槽底层流速大,不断冲刷侵蚀,沙洲形成槽深脊高的辐射状“巨型折扇”。
(2)(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冬季温和,雨水丰沛,气候优越。湿地滩涂面积广,兼具陆地与海洋环境特征,为海洋生物和候鸟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湿地滩涂富含营养物质,候鸟食物来源丰富;沙洲群是天然的海堤,能缓冲外海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栖息繁衍环境安全。(任答3点)
【解析】
本大题以黄海南部沙洲群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沙洲群的形成过程、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及沉积、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描述及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黄海南部沙洲群辐射状“巨型折扇”奇观的形成过程应从流水沉积和海水侵蚀、沉积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显示,黄河故道和长江故道曾以该地为入海口,古黄河和古长江带来丰富泥沙,在河口地区因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沿海地区形成沙洲群;材料信息表明,南黄海辐射沙洲地区拥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辐聚、辐散潮流体系,潮流辐聚、辐散过程中,沙脊顶上流速小,以沉积为主,使得沙脊变高,沙槽底层流速大,以侵蚀为主,使得沙槽变深,在辐聚、辐散潮流作用下,使得沙洲群不断向海洋呈现辐射状伸展,从而导致沙洲群形成槽深脊高的辐射状“巨型折扇”。
(2)南黄海辐射沙洲群成为候鸟栖息繁衍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应从生存环境和食物等方面进行分析 。南黄海辐射沙洲群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冬季温和湿润,气候优越,适合候鸟栖息繁衍。材料显示,一望无际的湿地滩涂是全球大量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说明当地湿地滩涂面积广,兼具陆地与海洋环境特征,为海洋生物和候鸟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空间适合候鸟栖息繁衍。南黄海沙洲群是天然的沙堤,能缓冲外海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环境安全度较高,适合候鸟栖息繁衍。具有丰富泥沙的湿地滩涂富含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盛,鱼类较多,因此候鸟食物来源丰富,适合候鸟栖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