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某科技工作者在重庆市奉节县进行野外考察时偶然发现一栋特别的民房(见下左图)。该民房一层修建于1960年,主要使用石料和石灰为主材,二层修建于2010年,主要使用水泥及水泥空心砖为主材,石料、石灰、水泥的最终原料都是石灰岩(生产流程见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上世纪60年代修建该民房时不直接使用水泥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该家庭劳动力不足B. 资金条件有限
C. 水泥生产技术水平有限D. 石料取材便捷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泥生产对石灰岩品位(有用成分的含量)的要求不断降低,奉节县2015—2017年的水泥产量却大幅度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石灰岩原料不足B. 水泥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C. 开采石灰岩引发生态破坏D. 当地水泥生产产业升级
【3】虽然由石灰岩生产石头纸经济效益高且优点突出,但是奉节县并没有选择大力发展石头纸产业,而是利用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最终目的是( )
A. 经济效益更高B. 社会效益更高C. 减少生态破坏D. 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1】A
【2】C
【3】B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由材料可知,石灰和石料的获取难度较小,技术要求不高,成本就较低,故资金条件有限、水泥生产技术水平有限和石料取材便捷是不直接使用水泥的原因,该家庭劳动力不足最不可能,A正确。
【2】水泥生产对石灰岩品位(有用成分的含量)的要求不断降低,石灰岩原料充足,水泥生产成本下降,AB错误。水泥生产产业属于粗放产业,升级可能性小,D错误。地处山区,开采石灰岩引发生态破坏,C正确。
【3】利用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既可以减少生态破坏,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最终获得更高社会效益,D正确。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