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温室气体减排是本次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图中各环节最直接的影响是
A.a辐射增强B.b辐射增强
C.c辐射减弱D.d辐射不变
【2】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够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A.白天多云时气温偏低B.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C.城市气温高于郊区D.近海气温日变化小于内陆地区
【答案】
【1】C
【2】B
【解析】
【1】据图可知,a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的逆辐射,d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量减少,则a辐射变化不大,故A项错误;b辐射变化不大,故B项错误;大气吸收地面的辐射减少,则大气辐射减弱,故c辐射会减弱,d辐射会减弱,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C。
【2】白天多云,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少,故气温不会太高,体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A项错误;多云的晚上,由于大气逆辐射强,故保温作用强,气温较晴天晚上气温高,故B项正确;城市气温高,郊区的气温较低,原因是城市人口数量多,排放的废热较多,故C项错误;近海气温日变化较小,内陆地区日变化较大,原因是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对气温有调节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B。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