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中心区域

2】【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 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 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D. 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

1】【1A

2】【2D

【解析】了解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各层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差异。

1】【1根据材料用图片可知,该“大痣”是指的太阳黑子。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A对。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错。C、D错。

2】【2太阳黑子活动与气候相关,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不稳定,A错。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不是长波通信,B错。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极地附近,或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C错。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9月份,在一个晴朗的周六下午2时,在学校的地理专用教室,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Ⅰ可简要描述如下:⑴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⑵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固定在水和干沙子内的相同深度上。⑶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⑷前半小时内,持续观察并描述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1小时内,每隔10分钟进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度数。⑸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与所学的相关结论进行对照。结合以上描述和下面的图片信息,思考并分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甲、乙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同步升温 B. 无明显变化 C. 甲升温快于乙 D. 甲升温慢于乙

2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两位同学发现甲容器内温度计的读数均低于乙容器,原因可能是( )

①水与干沙子的热力性质差异 ②水与干沙的热量传递方式相同,但同体积干沙的热容量更大 ③水与干沙子的透明度差异大 ④水体存在蒸发散热的现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A. 始终在对流层 B. 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 始终在平流层 D. 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