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荒地和牧草地多,森林覆盖率仅2.7%,植树成活及生长困难,可偏偏适宜种植冬枣,特别是在被誉为“中国冬枣之乡”的滨州沾化地区。冬枣属于温带落叶果树,喜温喜光,耐寒耐旱,对土质的适应性强,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全国多地均有种植。沾化冬枣皮薄肉脆,色泽光亮,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被誉为“百果之王”;但不易储存,保鲜时效短(0℃保鲜18天左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成熟上市。上世纪80年代,沾化县开始大面积栽植冬枣,冬枣产量大幅增加,全国多地也纷纷引种。2008年以来,沾化冬枣已向新加坡、泰国、阿联酋等国家出口496.4万斤,创汇214.38万美元,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要的出口林果产品。2011年5月27日,“沾化冬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沾化政府开始控制冬枣的种植规模。

(1)黄河三角洲植树成活及生长困难,可偏偏适宜种植冬枣。分析冬枣适宜在沾化地区生长且品质优良的原因。

(2)相比于国内销售,说明沾化冬枣出口国外的原因。

(3)推测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的原因。

【答案】⑴生长期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多壤土和沙壤土。

⑵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发展;国内纷纷种植,产量猛增,销售压力大,出口可扩大市场。

⑶控制产量,提高品质;调整农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

本大题以黄河三角洲沾化县冬枣种植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农业区位、商业贸易、产业发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冬枣适宜在沾化地区生长且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从热量、光照、温差、土壤等自然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沾化地区气温变化图中显示,4~10月平均气温高于10℃,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月,表明当地生长期长,生长期内热量充足,适合喜温的冬枣种植;沾化地区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中可以看出,当地降水较少,因此晴天多,光照丰富,有利于冬枣提高品质;沾化地区气温变化图中显示,沾化地区月平均日较差为20~40℃,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冬枣积累有机质;黄河三角洲多沉积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多壤土和沙壤土,适合冬枣种植。

2)相比于国内销售,沾化冬枣出口国外的原因应从交通、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说明。近年来我国对内对外交通明显改善,与国外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沾化冬枣出口国外;随着冷藏保鲜技术发展,使得保鲜时效短的冬枣能够长距离运输至国外销售;材料信息表明,全国多地也纷纷引种冬枣,使得国内市场产量猛增,国内市场竞争压力大,促进当地拓展国外市场,大量出口东南亚和西亚地区。

3)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的原因应从品质、农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推测。随着全国多地的引种,国内冬枣产量上升,价格会下降,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可以控制产量,通过提高品质,注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可以防止农业结构过度单一,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业发展;沾化当地政府控制冬枣种植规模,通过延长冬枣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