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有如以下表述,如商周的“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的崛起、宋元坊市界限和营业时间限制的打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等。说明古代中国商业
A.发展具多样性
B.具有阶段特征
C.发展不具有持续性
D.具有自由发展特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描述了不同时期商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具有持续性,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不能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题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A、正东 B、西北 C、正西 D、东南
【2】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的长度约为
A、5000km B、10000km C、2500km D、3000km
【题目】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南岭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冬季温和少雨D.河流航运里程短
【题目】1758~176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为288045650(两),而1828~1837年增至为784864050(两)。导致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传统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D.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
【题目】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海拔4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
A. 60 B. 75 C. 105 D. 125
【2】与阳坡相比,阴坡
A. 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B. 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C. 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
D. 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
【题目】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 乌拉尔河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基尔运河
【题目】关于地球上五带的正确叙述是
A.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上,是赤道上的昼最长的两天
B. 北温带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南寒带
C. 凡是在一年中有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地方一定是夏季
D. 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寒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题目】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少数民族接受农耕文明
C.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题目】关于地壳运动中垂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 B. 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C. 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D. 使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