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分布在_______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
(2)乙地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
(3)丙地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地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它的房屋建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纬度极地 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内蒙古高原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 热带沙漠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平顶 墙厚 窗小
【解析】
本题以四种房屋建筑图片为背景,考查了不同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甲为北极雪屋,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极地,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2)乙为威尼斯水城,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3)丙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丁为北非、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居民建筑广泛使用土体、石材,建筑顶部平坦四周有围墙,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强烈,气温极高。因该地降水少,房屋建筑为平顶,为了降低房屋内部的温度,房屋墙厚、窗小。点。
【题目】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表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1957年 | 2005年 | |
煤矿(座) | 140 | 7 |
钢铁厂(个) | 26 | 4 |
煤矿工人(万人) | 47 | 4 |
钢铁工人(万人) | 30 | 约5 |
资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
(2)上图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