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休闲三大类。土地产出率是指单位土地上的平均年产值,是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为我国浙江省林下经济模式土地产出率比较图,该省低山丘陵广布。
(1)简述浙江发展林下经济的区位优势。
(2)概括浙江林下经济的模式的主要特点。
(3)树冠较大的林下养鸡、鸭、鹌鹑等家禽为林一禽模式,说明发展该模式的意义。
【答案】(1)浙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林木繁茂;浙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多,林地面积广;当地经济基础好,林下经济模式多样,经济收入高。
(2)模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同林下模式经济效益差异较大;一竹三笋和林一游模式经济效益高。
(3)树冠较大的林下养鸡鸭鹌鹑等家禽可以有效地利用林下土地空间;可以防止树木周期性的虫害;为树木提供一定的养分,还可以增加收益。
【解析】
本大题以浙江省的林下经济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特征归纳描述、农业模式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浙江发展林下经济的区位优势应从气候、地形、基础、经济效益等方面叙述。浙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生长期长,水热充足,且雨热同期,林木繁茂,有利于发展林下经济;材料信息表明,浙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广布,林地面积广,适合发展林下经济;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当地经济基础好,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广阔;材料信息表明,林下经济模式多样,经济收入高,经济效益好,当地居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高。
(2)浙江林下经济的模式的主要特点应从形式、效益等方面进行概括。材料信息和图中信息表明,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休闲三大类,有“一竹三笋”、林—苗、林—粮、林—药、林—草、林—茶、林—经、林—畜、林—禽、林—游等多种模式,模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图中显示,不同林下模式经济效益差异较大;“一竹三笋”模式和“林—游”模式经济效益高,“林—苗”模式和“林—禽”模式产出率高,“林—粮”模式经济效益和产出率都较低。
(3)树冠较大的林下养鸡、鸭、鹌鹑等家禽为“林—禽”模式,发展该模式的意义应从经济和生态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树冠较大的林下养鸡、鸭、鹌鹑等禽类,可以有效地利用林下土地空间,图中显示,该模式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林下养殖的禽类可以以害虫为食,可以防止树木周期性的虫害;林下养殖的禽类粪便为树木提供丰富的养分,有利于植被生长。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