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题文)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图甲中用字母M标出太阳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图甲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判断图甲中Q点所在晨昏线类型及该点的地方时。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图甲中M点(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答案】(1)地球公转速度首先逐渐变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或快→慢→快)。
(2)如图。
(3)昏线。18时。
(4)昼渐长,夜渐短。
【解析】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光照图的绘制、晨昏线的判读、地方时的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综合性很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公转速度先渐慢,过远日点(7月初)后逐渐变快。
(2)甲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且离冬至日较近,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离南回归线较近,南半球昼长夜短。
(3)图甲中Q点是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Q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图中Q点位于昏线上,正值日落,地方时为18时。
(4)B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C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南半球的M点昼渐长,夜渐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