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1)读“2010、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与排名”图,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安徽、江苏、浙江,转变为2010年的安徽、江苏、河南,试解释发生此变化的理由: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留在当地.(2)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3)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分析 (1)根据图中2010、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与排名进行判断;发生此变化的理由从地方经济入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解决劳动力、促进城市化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3)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解决劳动力、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根据图回答,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安徽、江苏、浙江,转变为2010年的安徽、江苏、河南,发生此变化的理由: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留在当地.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人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3)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有: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故答案为:(1)安徽、江苏、浙江;安徽、江苏、河南;江苏、浙江两省流入上海的人口比重,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省的省内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留在当地.
(2)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3)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 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流动及其影响.
A. | 经济因素,农村 | B. | 自然因素,城市 | ||
C. | 社会政治因素,矿区 | D. | 经济因素,城市 |
A. | 人口流动 | B. | 国际人口迁移 | C. | 国内人口迁移 | D. | 区际人口迁移 |
A. | 新疆、山东、北京 | B. | 四川、湖北、福建 | C. | 广东、浙江、江苏 | D. | 上海、江苏、浙江 |
A. | 从湖南流往广东 | B. | 从河北流往河南 | C. | 从新疆流往内地 | D. | 从湖北流往重庆 |
A. | 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 | B. | 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 | ||
C. | 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 | D. | 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 |
A. | 国际难民 | B. | 外籍工人流动 | ||
C. | 五一去北京旅游 | D. | 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工作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