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北京市某中学在十月中旬到塞罕坝林场进行游学活动,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资料大巴车进入林场大门后,高度显示已经接近1500米,两侧的白桦林树叶尽落,一望无际的华北落叶松泛着金色的光芒。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大巴一路向西,森林逐渐疏朗,被一片片草场替代,越过一道和缓的山坡,太阳湖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真是幸运,如果晚来几天,太阳湖景区就要因为封冻而关闭了。
在与林场老工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林场建设之初(1962年)塞罕坝的无霜期一年只有56天,比现在短得多,大风天比现在多,降水量也比现在少很多,9月份就会开始下雪。
——摘自同学游学日记
(1)描述同学观察到的沿线景观变化及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主要形成原因。
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近几年林场中的太阳湖湖水逐渐增多,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下图是同学拍摄的太阳湖照片,(a)站在湖边拍摄,(b)用无人机在空中拍摄。
(2)分析太阳湖的形成原因。
(3)说明塞罕坝无霜期变长的原因。
【答案】(1)植被景观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向西逐渐变为温带草原,反映了自然带变化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水分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地势相对较低,流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汇入;气温低,蒸发较弱;四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较好。
(3)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沿线景观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结合材料描述进行分析。“两侧的白桦林树叶尽落,一望无际的华北落叶松泛着金色的光芒。第二天一早,我们乘大巴一路向西,森林逐渐疏朗,被一片片草场替代”说明其行进方向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为森林-草原,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
(2)太阳湖的成因主要从地势、气温及水源角度分析。地势相对较低,流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汇入;气温低,蒸发较弱;四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较好。
(3)无霜期变长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变暖角度分析。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局地小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所以塞罕坝的无霜期变长。
【题目】小明同学家里部分电器的消耗功率及每天工作时间如表所示,则这些电器一天消耗的电能约为( )
电器 | 消耗功率/W | 工作时间 |
电茶壶 | 2000 | 1 |
空调 | 1200 | 3 |
电视机 | 100 | 2 |
节能灯 | 16 | 4 |
路由器 | 9 | 24 |
A.B.C.D.